【文化科普】民族建筑文化科普活动走进小学

工作动态2023 时间:2024-10-18




9月30日,以“从历史到未来:云南特色民族建筑文化的数字演绎和传播”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在昆明市五华区西翥街道辖区落幕。
云南师范大学项目团队在西翥街道瓦恭小学进行科普宣传活动,内容包括建筑知识展示、数字化技术展示、建筑数字化作品展示以及互动问答。
活动开始,云南师范大学的专家,介绍了云南民族建筑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云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讲解内容深入浅出,内容涵盖了从建筑形制上分的合院式建筑、土掌房建筑、干栏式建筑、木楞房建筑;从建筑功能上分的民居建筑、文化建筑、祭祀建筑、公共建筑等。专家们还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领略到云南民族建筑的风采。
随后,活动进入数字化技术展示环节。专家们现场演示了如何运用虚拟现实(VR)技术和增强现实(AR)技术,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民族建筑的结构与特色。在3D建模的帮助下,学生们可以“走进”虚拟的云南民族建筑,观察其细节,感受不同民族建筑形式的魅力。
来自云南师范大学的团队展示了他们经过调研和设计制作的建筑数字化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云南各民族建筑的不同风格,强调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展现了未来民族建筑的可能性。学生们通过这些作品,不仅看到了建筑的美,还感受到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活动还设了互动有奖问答环节,问题涵盖建筑文化知识,以及在活动中学习到的内容。学生们踊跃举手回答,气氛热烈。回答正确的同学不仅获得了小礼品,还被邀请参与到后续的建筑文化体验活动中。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对云南民族建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一名小学生激动地说:“我之前对民族建筑没什么了解。通过今天的活动,我觉得它们真的很美很有意思,以后要注意古建筑的保护!”主持此次活动的黄老师也表示,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教师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瓦恭小学校长朵松老师表示,孩子们平时没有太多的机会学习建筑文化遗产和数字保护的知识,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通过这次活动,云南师范大学的师生展示了对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云南乡土建筑的实践工作成果,同时也以创新的方式让青少年更好地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未来,云南省社科联和云南师范大学将继续通过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到本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
内容来源:昆明市五华区瓦恭小学

编审:罗凤莲

终审:王慧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