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基地2023 时间:2024-12-13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丽江观测站青年研究员张西亮介绍,近地小行星2024 XA1(初始命名为C0WEPC5)于北京时间2024年12月3日13时55分被发现,北京时间12月4日0时14分左右在西伯利亚东部上空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产生燃烧,形成一个明亮的火球。2024 XA1从被发现到坠入地球时间间隔总共不到12小时。 云南天文台丽江观测站地处低纬度地区,海拔3200多米,是目前我国最优良的夜天文观测台址之一。丽江2.4米望远镜是目前东亚口径最大的通用型光学天文望远镜,指向和跟踪精度分别优于3角秒和0.5角秒,具备对近地小行星等快速运动目标高精度跟踪观测的能力。 张西亮介绍,在近地小行星2024 XA1坠落前6小时左右,丽江观测站团组根据预报信息和该近地小行星自身特点等紧急制定了观测方案。丽江2.4米望远镜属于精测望远镜,焦距长、视场较小。针对2024 XA1这种运动较快的天体,科研人员采取了提前在预定位置“守株待兔”的观测方式,成功观测到2024 XA1坠落前1小时内的珍贵图像。 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破坏力巨大,对近地小行星的预警防御关乎全人类共同安全。受限于探测能力不足和监测网络不完善等原因,大部分近地小行星在撞击地球前未被发现。此次对近地小行星2024 XA1的观测是一次成功的近地小行星预警防御监测试验,将为我国近地小行星预警防御任务提供科学支撑。 据悉 这是人类第11次 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 也是2024年第4次 小行星撞击成功预警 从6500万年前墨西哥湾撞击事件 到1908年的通古斯卡大爆炸 再到2013年车里雅宾斯克爆炸事件 近地小行星 一直威胁着地球与生命的安全 专家介绍 小行星的撞击后果 跟它的速度和质量有关 那么 它撞击地球的概率又有多大呢?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助理工程师徐智坚表示 如果是一颗1公里直径的小行星 可能就会引起全球性的灾难 如果是一颗直径140米左右的小行星 可能会对一个区域造成毁灭 直径50米 可能是一个地方性的影响 在今年9月5日召开的 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 中国深空探测实验室发布了 中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 与国际合作设想 中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 计划选用“伴飞+撞击+伴飞”模式 当撞击器对目标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时 探测器对撞击过程进行全程观测 并在撞后继续开展撞击效果评估 和科学探测等工作 通过一次任务 实现“动能撞击+天基评估” 编审:罗凤莲 终审:王慧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