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风采】陈敬熊院士,他为中国导弹装上锐利的“眼睛”

科普基地2023 时间:2024-06-07




2022年3月16日,

惊悉陈敬熊院士在北京逝世,

享年101岁



陈敬熊,1921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1947年6月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电机系,1950年6月在上海交大电信研究生毕业。曾担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研究员,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23所副所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敬熊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起,一直从事电磁波地面波传播、电磁场理论、天线与微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他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麦克斯韦尔方程的直接解法理论,解决了大量微波技术和天线工程中的理论问题,为我国国防通信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制导雷达天线设计早期开拓代表人物之一

陈敬熊是我国第一代航天人,曾为我国第一枚国产地地导弹研制导弹天线,让“1059”导弹成为“有的之矢”;带头攻克了我国第一枚地空导弹“543”制导站的研制难题,该制导站应用在红旗一号、红旗二号、红旗二号甲武器系统,承担起新中国成立初期保卫祖国领空的神圣职责;在我国空天防御系统研制起步期承担起“101”雷达、“102”雷达、“715”雷达的研制任务,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相控阵雷达等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内容来源: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

编审:罗凤莲

终审:王慧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