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都是民族忠魂,国家脊梁,永立时代潮头。在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中,榜样模范辈出,先进典型不断涌现,“时代楷模”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人民画报》带您走进各个领域时代楷模的影像故事,为您呈现和还原一个个鲜活的当代中国奋斗者形象,并以此向中国共产党百年献礼。

黄大年
作为中国人,无论你在国外取得多大成绩,而你所研究的领域在自己的祖国却有很大差距甚至刚刚起步,那你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黄大年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带领团队辛勤奉献,顽强攻关,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2017年1月,因病逝世。
黄大年(1958.08-2017.01),中共党员,广西南宁人,生前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著名地球物理学家。
南仁东
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我们没有,我挺想试一试。
李超
创新不仅是科学家的事,产业工人努力钻研,也能擦亮‘中国制造’。
李超是新时期技术型、知识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坚定“技术报国”的理想信念,以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的创新意识,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敬业态度,勤学不辍、苦练本领,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主导完成多项国内外首创、国际领先的技术改造革新项目,曾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当代产业工人的学习榜样。
李超(1970.09— ),中共党员,辽宁鞍山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冷轧厂首席技师,全总十七届执委会委员。
徐立平
生命就在我们手里的这把整形刀上,因为这刀一旦挖得不好,摩擦过度或者碰到哪个地方,一旦发生燃烧事故,连一丁点逃生的机会都没有。
徐立平把个人梦和航天梦、强国梦紧密结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极其危险的航天固体燃料微整形工作,多次经历血与火的淬炼、生与死的考验,多次出色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用堪称完美的产品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他凭着对事业的忠诚和担当,苦钻善学、精益求精,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名“大国工匠”爱国奉献的壮丽篇章。
徐立平(1968.10— ),中共党员,江苏溧阳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班组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王逸平
多数人的生命最多只有3万天,除了吃饭睡觉,真正能用来工作的有效时间只有1万天。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些有意义的事。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人民画报):致敬时代楷模 看当代中国奋斗者 | 用创新为改革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