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2日,昆明市首个垃圾分类应急处置中心——五华区垃圾分类应急处置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五华区垃圾分类应急处置中心位于五华区西翥街道东村社区,距主城核心区19公里,用地总面积约2660.15平方米,是一个集大件垃圾分解、可回收物分拣、厨余垃圾处置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垃圾分类应急处置中心。该中心功能完备,包含了垃圾前端收集、中端分类运输、末端集中处置三大体系,中心设置大件垃圾分解区、可回收物分拣区、厨余垃圾处置区,可实现对大件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的集中无害化处理。
大件垃圾可上门收运
实现无害化处理


在大件垃圾分解区内,工作人员将旧沙发、旧木柜、桌椅等经过卸料和初步拆解的大件垃圾抬上破碎机,机器的另一端,经过分离和物理破碎的木屑、碎布等粉碎物被吐出,工人们忙着同步作业,将碎布、塑料、木屑等废弃物分拣打包,进入不同的回收利用渠道。 “通过这个大件垃圾破碎机,我们可以把旧沙发、旧木柜等废旧家具、大件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分解处置,处理后的残渣碎片运往垃圾焚烧发电厂做无害化处理,一方面解决了市民处理废旧家具等大件废弃物的难题,同时也提升了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 五华区环境卫生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该大件垃圾破碎机,每小时可处理大件垃圾约10立方米。五华区环境卫生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有物业的小区,我们将对接物业,在小区内设立大件垃圾临时存放收运点,进行定期收运;没有物业的小区,我们将积极对接社区宣传,并进行定期收运;家里有大件废旧家具无法搬运至存放点的居民,我们将提供上门收运服务,辖区居民可拨打电话64140343咨询;对于有需求的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困难群体,可免费提供上门收运服务”。
五类垃圾回收利用
厨余垃圾集中资源化处理


在可回收物分拣区,设置了玻璃区、金属区、塑料区、纸张区和织物区五个可回收物分拣暂存区,在这里,被运来的可回收物垃圾经过分拣后分区存放,再由再生资源企业进行回收利用。厨余垃圾处置区内则专门设置了厨余垃圾处理应急设备,可将辖区内垃圾分类示范点的厨余垃圾集中进行资源化处理,解决生活垃圾清运过程中的“混装混运”问题。


“这套厨余垃圾处理应急设备日处理能力有20吨,除了日常处理,还可以无偿应急处理投诉较多、处理困难的公共单位、学校及食堂的餐厨垃圾,极大缓解五华区垃圾分类示范点垃圾分类末端处置压力。”五华区环境卫生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五华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建设
实现全覆盖
作为昆明市的主城核心区,长期以来,五华区以示范点位为基础,持续扩展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不断完善“投、收、运、处”分类体系,打造出一批示范小区和单位。截至目前,辖区已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规章和标准体系,强制分类实施范围持续扩大,示范点位厨余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利用率达37%,市民的知晓率、参与率达100%,准确率达80%以上,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建设工作实现全区各街道全覆盖,已有74个社区纳入生活垃圾分类的考核范围。自全市开展垃圾分类专项考核以来,五华区在全市考核中一直排名领先,2023年,5次月考核排名第一,季考核也取得了两次第一、两次第二的好成绩。

下一步,五华区将加快推进“环保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按照有机垃圾处置、危险废物处置、废旧资源回收利用等三大功能板块进行规划建设。同时,五华区将建设云南省首个集教育性、趣味性、互动性、生态性为一体的垃圾分类科普公园,高标准打造垃圾分类宣教中心,为全市的垃圾分类工作做出更大贡献,积极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编审:罗凤莲
终审:王慧卿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五华科普):【首个建成投用】昆明市首个垃圾分类应急处置中心在五华区建成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