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人民警察的一员
从警37年,
为群众做事,保一方平安。
他是一名专家型领导
锐意创新,
累计实现1700余场安保“零失误”。
他为公安事业奉献一生
牺牲前一周,仍奔波在疫情防控、
节日安保、信访接待一线。
2021年,中宣部追授
潘东升同志“时代楷模”称号;
中共福建省委追授潘东升同志
“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人民至上之榜样力量·潘东升:
用生命诠释忠诚》
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
5月22日20:05播出
福建电视台经济频道
5月23日22:10播出
敬请关注
2021年10月23日,由福建省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主办的“八闽楷模” 潘东升发布仪式在福州举行。发布仪式通过视频短片和访谈讲述等,展现了潘东升同志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生动事迹。
雷霆过千山,犹有隆隆回音于深谷激荡。明火遗长路,难熄隐隐余温慰三秋霜寒。
一声“让我来”,便是忠诚信仰的冲锋号角,一句“有我在”,成就安居乐业的铁壁铜墙,一贯“跟我上”,源于身先士卒的公正担当,一直“向我看”,尽显干净纯洁的清廉典范。
你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除了缅怀和思念,什么也没留下。除了夸奖和口碑,什么也没带走。你低于尘埃,高于星辰,躯体长眠于曾经走过的人间正道,精神辉耀在亲身守护的清朗天空。
在潘东升的带领下,福州警方成功保障了数字峰会、世界遗产大会等重大活动,累计实现1700余场安保“零失误”;命案破案率创新高、“两抢”案件发案数连降至最低、累计打掉200多个各类涉黑涉恶组织和犯罪团伙、治安状况满意度跻身全国36个大中城市前列。
作为副市长的潘东升,始终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他提出的福州公交不涨价的建议获得了采纳,大大节约了市民的生活成本;他针对福州城区停车难、行车慢、办事烦的问题,向社会增设9600个停车泊位,惠及车辆30万辆;他推出的头盔行动,不仅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更以其执法温度受到市民的认可。
2016年5月,三明泰宁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时任三明市公安局长的潘东升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随后的五天四夜里,始终顶在一线指挥。在福州“尼伯特”台风救援一线、台江区排尾重大火灾现场,也都留下了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的坚强背影。
就在牺牲前一周,刚过完57周岁生日的潘东升,还在疫情防控、节日安保、信访接待、一线慰问等现场,不知疲倦地连轴转。
潘东升对下属也爱护有加,每到一处,都将民警辅警视为自己的袍泽亲人。
2014年,他来到三明市地处偏远的岩前派出所调研,发现民警的住宿吃饭条件很差,于是他推动“暖警工程”建设,改善山区派出所工作生活基础保障条件,解决外地籍无房民警的住宿问题,还通过“团圆计划”解决民警夫妻两地分居问题。
到了福州,他又在总结三明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工作调动积分制,帮助68名民警调动工作。他还在福州全市街路面执勤点推广移动警务车,让执勤民警的用餐和必要修整有了处所。
每年除夕夜,潘东升都会来到执勤一线,和他的民警辅警亲人们围炉跨年、吃年夜饭。即使在他走后,除夕的饭桌上,亲人们也依然会为他留一副碗筷,等着他推门归来。
清晨上班出门来到楼下,抬头向站在9楼阳台的妻子告别,晚上下班提前电话通知,妻子备好饭菜后站在阳台等他。这是潘东升夫妇日复一日的浪漫仪式。
结婚30年,每天下班,潘东升拒绝参加任何应酬,把时间留给了家人。饭后,他会陪爱人在小区内散步,穿的是儿子淘汰下来的运动服。在他的衣柜里,除了警察制服,几乎找不到其他衣服。
潘东升的钱包用了三十多年,许多地方都破皮了还在用,里面常年放着一张泛黄的照片。潘东升随身带的公文包,是2008年参加中国人民公安学校培训时配发的,跟着他13年,提手都磨坏了。妻子袁秋榕不止一次提醒他换一个包,潘东升总舍不得,同事实在看不过去,帮他把包的提手换了。潘东升带回去和妻子说,换了提手的包和新的一样,还能继续用。
对于潘东升的淡泊名利,和他有过密切交集的人都有目共睹。身为公安局局长,潘东升严格要求自己,经常教育民警要算好“政治账”、“经济账”、“感情账”,叮嘱大家常怀敬畏之心,干净清白做事,珍惜这身警服。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潘东升他把对党忠诚、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锐意进取、敢于创新的改革精神,克己奉公、严于律己的道德情操留在世间。
来源: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时代先锋》栏目
编辑:林加炜
审核:张 杰
审批:陈庆爱
【第 2485 期】
福建省公安厅涉黑涉恶犯罪线索举报途径
举报电话:110,0591-87094094
举报邮箱:fujiansaohei@163.com
点亮“在看”,扩散给更多人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福建警方):致敬“时代楷模”潘东升:用生命诠释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