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咨询】鸡枞菌人工培育实现重大突破!吃野生菌要注意这些

科普基地2023 时间:2024-05-17


【热咨询】鸡枞菌人工培育实现重大突破!吃野生菌要注意这些


又要到吃菌子的季节了
云南人已经迫不及待啦
每年夏天
野生菌吃不够、不够吃的困惑
今年有望得到缓解
因为科研人员
培育出了人工鸡枞!
↓↓↓


【热咨询】鸡枞菌人工培育实现重大突破!吃野生菌要注意这些



昆明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

5月9日,昆明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实验室传出一个好消息:技术人员在对实验室饲养的人工白蚁进行精心喂养和试验观察时惊喜地发现,实验室培育的人工白蚁巢长出了第一朵鸡枞菌。据悉,这是目前为止实验室人工培育条件下实现的首次鸡枞菌出菇案例。 



昆明市林草科研所正高级工程师甘云浩介绍,人工培育鸡枞菌难点在于培育出原始的蚁王蚁后,蚁后还要能成功产卵,孵化出第一代小工蚁,并在人工接种情况下形成带有鸡枞菌种的菌巢。其次,人工饲料要能满足白蚁菌巢生长。此外,还有对温、湿度的控制。最后,菌巢上要能形成鸡枞菌的原基并能正常生长,形成子实体。实验室培育好带有菌巢的白蚁巢后再放到野外回归种植,种植2—3年开始催菇。


【热咨询】鸡枞菌人工培育实现重大突破!吃野生菌要注意这些

实验室培育的人工白蚁巢出了第一朵鸡枞菌 昆明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供图

  

据了解,2019年6月,昆明市林草科研所在实验室大型塑料桶、塑料盒中开展了养殖白蚁巢培育鸡枞菌出菇的技术研究,实现了实验室控制条件下黑翅土白蚁配对成功率95%以上、出巢率58.1%,并于2021—2023年在东川、宜良、富民等地野外回归放养白蚁314巢,成活率达到93%的可喜成果。2023年7月,在富民县黄坡回归放养的白蚁巢有2巢长出鸡枞菌子实体。本次成果的取得,是鸡枞菌人工繁育技术难题的重大突破。    


楚雄南华基地
白蚁鸡枞菌将进入规模化采收期


楚雄日报2022年8月报道,位于楚雄州南华县雨露乡绿耳蚁巢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白蚁鸡枞菌保育仿生种植基地,也在白蚁鸡枞菌培育领域有喜人的成绩。基地占地100亩,完全模拟野生鸡枞菌的生长环境。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文平博士介绍,培育野生鸡枞菌主要有两个难点,一是种苗培育,二是出菇管理。首先,完全模仿自然条件下菌种与白蚁巢穴的生长环境,培育出白蚁与鸡枞菌共生巢作为种苗;然后,在自然条件下实行催菇,让破土的鸡枞菌能够达到80%—90%的出菇率。

  

“这两点的实现也是我们进行规模化推广种植的基础。每年8—12月下种,6—10月收获,3年可实现初产,5年可实现盛产,2023年,基地将进入规模化采收期。”文平博士说。2022年,该基地种苗前期工作的产能已达到年产10万苗,供不应求。在白蚁鸡枞菌保育仿生种植基地的示范带动下,罗文村种植白蚁鸡枞菌面积扩大到300亩。下一步,白蚁鸡枞菌将在南华县开展规模化推广种植,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谷熟菌、黑松露等野生菌品种
也实现了人工干预


随后,记者联系到云南省野生菌发展保护协会副会长刘子文。刘子文介绍,人工干预的白蚁鸡枞菌技术已提出多年,也取得了很多进展,但目前市场上还未出现量产规模的产品。鸡枞菌和白蚁有共生关系,特殊的生长环境和气候,也对其人工培育实现量产有更高的要求。据进行此项研究的专家透露,预计今年会有一批出菇,但产量还不能确定。此外,刘子文表示,有不少其他野生菌品种也实现了人工干预,如谷熟菌、黑松露等。但因大多数野生菌品种的生长都有极为苛刻的特定环境,人工干预都是尽力营造和模仿自然环境下野生菌的菌种与共生树种等的生长条件,在产量上目前还不是很稳定。对于其他野生菌,如牛肝菌等的人工干预,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刘子文说:“已经实现人工干预的野生菌品种,如谷熟菌、黑松露等,与野生采摘的此品种菌子相比,在外观、口感、营养价值等方面并无太大差别。”刘子文表示,野生菌的人工干预研究有很大意义。“带有菌种的土壤对于生态和水土保持都有很好的效果,并且与其他农作物相比,种植有菌种的树种投入产出比也更高,经济效益更好。”

  

目前,野生菌因产量小,价格居高不下,野生菌的人工干预可以助力野生菌在更广范围的推广,让“野生菌自由”不再遥远。


文山广南
2022年成功在野外试种黄皮鸡枞


2022年10月,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岜夺食用菌生产基地通过自养白蚁、培育鸡枞菌种,成功实现人工种植鸡枞菌。

  

在云南斯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岜夺食用菌生产基地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已经培育出黄皮鸡枞菌种。但就算黄皮鸡枞菌种培育出来了,没有白蚁蚁巢,鸡枞还是种不出来。因此,该公司从山上引来蚁王、蚁后进行培育。经过3个月时间,已经产了近千只小白蚁。当白蚁达到3万只左右时,蚁巢的规模才能达到长出鸡枞菌的条件。

  

“所以我们现在主要攻克的不是在鸡枞菌的品种、种子上的研发,而是在蚁源上的研发,因为只有有了足够的蚁源,鸡枞菌才能生长,如果没有足够的蚁源,鸡枞菌种植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公司技术总监刘锡福说。

  

2022年,该公司已在野外试种成功黄皮鸡枞,基地正在培育大量的白蚁,准备大面积种植。


鸡枞菌是白蚁“种”出来的


鸡枞是云南最出名的野生菌之一,被称为“菌中之王”,其肉质肥厚、鲜甜可口,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但鸡枞菌的生长却离不开白蚁。


鸡枞菌属于真菌,白蚁在筑巢时会把鸡枞孢子带到巢穴,白蚁的巢穴是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这些孢子受白蚁唾液的影响,会发育成小白球菌,这些小白球菌会发育成鸡枞菌的子实体,子实体是鸡枞的主要食用部位,可以说,没有白蚁就不会产生子实体。因此,鸡枞都生长在白蚁窝上,鸡枞和白蚁存在共生关系。由于鸡枞的生长跟白蚁有密切关系,人工很难栽培,这也是鸡枞虽然好吃但无法量产的原因。




虽然科研人员培育出了人工鸡枞
不过距离“野生菌自由”
尚有一段距离
当前
还是要谨防食用野生菌中毒


云南发布野生菌中毒防控预警通告








































夏季是各类野生菌生长的旺季,也是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频发高发期。为切实保障云南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广大人民群众因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菌造成中毒事件,云南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办发布野生菌中毒防控预警通告。

一、不要随意采摘、出售、购买、食用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尤其是霉变或幼小难辨识的野生菌。

二、烹调加工野生菌时,不要凉拌、烧烤食用,也不要多个品种混合加工,加工时要炒熟煮透后再食用,食用野生菌时不要饮酒。

三、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区供餐单位、养老机构食堂、医院食堂、婚丧嫁娶、农村宴席和会议集体用餐等群体性聚餐,严禁加工食用野生菌类(包括野生菌干制品),防止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四、餐饮经营单位要严格把好食用野生菌采购关,严禁购买不熟悉的野生菌,建立和掌握野生菌中毒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严格执行先用沸水煮漂等安全的烹调加工方法,并留样备查,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

五、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幻视幻听等疑似食物中毒反应时,应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对误食剧毒野生菌中毒患者及危重病人,要及时转至有救治能力的三级综合医院,争取黄金救治时间。


在此
小编提醒大家
这些方法鉴别毒蘑菇不靠谱
↓↓↓


【热咨询】鸡枞菌人工培育实现重大突破!吃野生菌要注意这些


END

【热咨询】鸡枞菌人工培育实现重大突破!吃野生菌要注意这些

内容来源:美丽云南微科普

编审:罗凤莲

终审:王慧卿


【热咨询】鸡枞菌人工培育实现重大突破!吃野生菌要注意这些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五华科普):【热咨询】鸡枞菌人工培育实现重大突破!吃野生菌要注意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