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颜宁成为美国两院院士!一起来看这位“开挂”学者背后的故事

亲子教育 时间:2021-04-28

【亲子教育】颜宁成为美国两院院士!一起来看这位“开挂”学者背后的故事


当地时间2021年4月22日,美国艺术与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简称AAAS)公布了最新一批院士的名单,共有来自数理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人文、公共事务、商业与行政管理学领域的250余人当选为2021年AAAS院士(或外籍院士),以表彰他们在各自领域所做出的杰出成就。

其中包括颜宁在内的9位华人科学家当选,当选的9人中,8位为女性。颜宁也因此成为美国两院院士。

【亲子教育】颜宁成为美国两院院士!一起来看这位“开挂”学者背后的故事

据公开资料显示,2004年起,颜宁每年发表约2篇CNS论文(指代自然科学领域顶尖学术期刊Cell、Nature、Science三个刊物),被称作“开挂”的学者。

颜宁是谁


颜宁,1977年11月出生于山东章丘 ,结构生物学家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兼职教授。

1996年-2000年,在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2000年-2004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
2005年-2007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7年-2017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6年,颜宁当选Nature十位中国科学之星;
2017年5月7日,已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受聘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的职位;
2019年4月30日,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1年4月22日,成为美国两院院士。

主要从事与疾病相关的重要膜转运蛋白、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结构与工作机理及膜蛋白调控胆固醇代谢通路的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

从清华到普林斯顿


2017年,颜宁离开清华大学,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受聘该校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的职位。颜宁的这一选择在当时受到不少非议。

清华大学在发布声明确认此消息时称:这是国际高层次人才流动的正常现象。清华对此保持开放、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清华还表示,颜宁会保持与清华的联系,在符合两校规范的情况下,安排出时间在清华继续从事一定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促进两校和中美两国间学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和提高。

清华大学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有助于将中国的学术思想、教育理念和清华的学术风格传播到国际学术舞台,产生更大的影响。 

颜宁从1996-2000年在清华大学生物系攻读本科,2000年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攻读博士学位,从事细胞凋亡研究。

对于两所学校,颜宁称这是自己一生最爱的两个地方。

对于离开,颜宁坦承说,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

但是,她用“居安思危”来解释:“我生怕自己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换一种环境,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新的压力、刺激自己获得灵感,希望能够在科学上取得新的突破。”

不一样”的科学家


虽然是科学学霸,学术生涯也看似开挂,但是颜宁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到分子里不苟言笑的科学家,相反,她是一位穿着打扮时尚、谈吐幽默的知识女性。

2017年,参加央视《开讲啦》栏目时,颜宁一身红色上衣,踩着高跟鞋出场,让现场观众大为惊艳,主持人撒贝宁也直接表示,这颠覆了自己对“女科学家”的想象。

除了穿着,颜宁在现场还展现了幽默风趣的一面。

【亲子教育】颜宁成为美国两院院士!一起来看这位“开挂”学者背后的故事

主持人撒贝宁调侃道:“您可以不叫颜宁了,叫‘颜值’好了!”

颜宁幽默地回应:“谢谢啊,那‘宁’送你了!”

她追星追剧,给爱豆点赞,经常在微博上发爱豆的表情包,从科学科普到各种综艺热剧,开通微博到现在已经发了上千条

【亲子教育】颜宁成为美国两院院士!一起来看这位“开挂”学者背后的故事

她还喜欢追剧。在《开讲啦》里她就透露过自己追过《欢乐颂》。

【亲子教育】颜宁成为美国两院院士!一起来看这位“开挂”学者背后的故事

和学生相处之道:调动学生积极性


与其批评人,不如表扬人,要激发起同学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颜宁向施一公老师学来的。当她在施老师实验室做博士时,施一公整天在她面前夸另一个学生胡敏,胡敏来自复旦,和她同时进实验室。当毕业的时候,胡敏对颜宁说:“颜宁你带给我压力太大了,一公经常在我面前夸你!”颜宁就释然了,原来这是他的“激将法”。

 

颜宁认为,在初期的时候老师一定要“Hands on”,不论学生有多聪明、多用功,经验教训总是比不上老师的。学生自己磕磕绊绊地折腾半天,也许你和他一起工作几分钟就帮他绕开了陷阱。她总是喜欢给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容易犯的错误,告诉他们平时积累的一些小窍门。


实验室内的第一批学生她都是手把手地带和教,和他们一起干活,关注细节,把好的科研习惯教给他们,避免他们走弯路。第一批成长起来后,第二批会由第一批带。当实验室各方面都比较成熟的时候,她再“Hands off”。


颜宁认为,她从来不是想“管”学生,而是要“帮助”他们。实验室是学生强大的后盾,不要冷冰冰的,当同学们有一些特殊情况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到、照顾到,比如实验室内学生家人生病时,她会给一些慰问津贴。为人师长真的是要为他们好,而且也要问一问,自己的这种好是不是学生想要的好,不能把自以为是的好强加在学生身上。


不忘来时路


虽然身在异乡,但颜宁并没忘记自己是从清华大学走出来的学生。她曾以个人名义参与了清华大学标本馆复建项目的捐赠,还多次参加清华大学毕业典礼,为师弟师妹们指明未来的方向。

【亲子教育】颜宁成为美国两院院士!一起来看这位“开挂”学者背后的故事

【亲子教育】颜宁成为美国两院院士!一起来看这位“开挂”学者背后的故事


颜宁教授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6年毕业典礼上演讲


在2014年清华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我曾经作为校友代表演讲,诚惶诚恐地花了两个星期准备那份发言稿。有了这么一次经历,当我上星期接到邀请在清华生命学院毕业典礼作为校友发言时,第一反应当然是拒绝。


当拒绝“未遂”时,我就想这一次不要这么严肃,面对自家人,我打算即兴掏掏心窝子。


首先向在座的所有毕业生们致以最衷心的祝贺!今天可能是你们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因为它不仅代表一份收获,更是一个新的起点。有些人马上走出校园,有些人还会留在园子里,但是无论何去何从,这都是你人生新篇章的开始。相比于等一下要去领毕业证、去被拨穗,这个未知的明天更加激动人心。


站在这里,我非常感慨。这一刻让我非常感动,谢谢生命学院和王导给我这个机会。看着同学们好像在看昨天的自己,站在这里又在感受着今天的自己,同时又和大家一起畅想着未来,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温暖和开心。


尽管早就打算即兴发言,但是脑子里还是忍不住想了很久要对我的师弟师妹们、我的学生们说什么。想说的实在太多,反而语无伦次。


再说,大家也已经听过了各种各样或励志或段子手的发言。好像毕业典礼发言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时尚,看谁能够在毕业典礼上妙语连珠语出惊人,比如你短短多少字可以赢得多少的转发和掌声……我是没有这个奢望的。


何况,不论别人和你说了什么,其实未来的路是难以预测的、终归是靠你自己去走,去体验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可能今天我和你说的话明天你就抛之于脑后了。所以我一直感慨 “计划跟不上变化”。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和一诺都是在诺和诺德做的本科毕设。经过了一年,当时我们的导师陈克勤博士,Kevin,预言说颜宁是不适合做科研的,而一诺将来会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现实如何呢?


讲这段小插曲是想说,很多时候不过机缘巧合做了一个选择,选择本身也许并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做了选择之后怎么走。


现在这个时代,当网络如此畅通的时候,我们社会就变成了一个有机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如同一个细胞。那么你是变成了那个被神经元来支配的细胞,还是自己努力去做这个神经元呢?


这是一个挺严肃的问题。大家想一想,你每天都获得如此多的资讯,也在拼命地处理各种资讯,可是你准备好用自己的大脑真正去辨别对错、去辨别是非、去努力保持自我、做自己的主人了吗?


其实越是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越惶恐,很害怕自己会迷失。尽管我现在已经快不惑之年了,比你们大出很多岁,但是我特别怕自己迷失。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走出校园,你会面临各种各样在园子里想不到的挑战,会面临各种各样从未经历过的诱惑,甚至各种各样的陷阱,那么这个时候你是否准备好了?


但我想跟大家说的是,其实没关系,尽管前途未卜,可是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也不过是一个过程、一段经历,就是来体验的。


因为我是教生化的,整天想的都是metabolism(新陈代谢);我是做结构生物学的,整天看的都是生物大分子,所以我几乎有点儿走火入魔地整天想,到底人是什么?人和其他的生物一样,不过就是一个集成的化学反应器,你每天摄入各种各样的物质和能量,那么在新陈代谢之后我们留下了什么?


每个人白驹过隙在世上最多不过百年,百年之后你留下什么?你在这个世界上走一圈,最终留下什么?


现在你刚刚毕业,一个新的篇章即将开始,那么当你像我这个年龄的时候或者再过二十年、再过四十年、甚至再过六十年,我们会留下什么?可能这是每个人都值得抽出一点时间去想一想的问题。


屈原、李白、杜甫留下了伟大的篇章,爱因斯坦、牛顿留下了伟大的理论,达芬奇留下了蒙娜丽莎的微笑,乔布斯留下了苹果,甚至周星驰留下了周星星、至尊宝,周润发留下了小马哥等等,那么你将会留下什么?


我请大家思考一下,你到底想要追求的是什么?


现在很多人追求成功,那么这个成功又是谁来定义的?


我们清华毕业生每个人毫无疑问都是优秀的,但是一定要去做别人眼中那个优秀的你吗?


我们是不是一不小心就变得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了?


在这个微时代,希望大家保持勇气,勇敢地去做独一无二的你自己!不要惧怕失败。失败不可怕,放弃才可怕。


最后送给大家几句话,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收获爱情、享受友情、珍惜亲情。


说到亲情,可能我们越独立越强大反而会慢慢淡忘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所以希望大家任何时候不要take it for granted,要珍惜亲情。


此外,请不要吝惜温情。我有些时候在实验室熬夜看到打扫卫生的物业大姐们、保安们不论寒暑,天不亮就开始工作,可他们只是拿着非常微薄的工资。你要想一想有这么多的人用自己的辛苦劳作来支持着我们。他们的收入与付出并不成比例。每当看到他们,我都发自内心的感激,会觉得自己有欠于他们。


有个朋友给我留言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所以请大家不要吝惜温情,不忘给这些默默支持着你的人们一份微笑、给他们多一些尊重,更要在你有机会、有能力的时候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最后,希望清华的毕业生莫忘豪情,因为这是我们,清华的毕业生们,对于时代的责任。这一点是老生常谈,今天不再赘言。但我还是要说,作为清华的毕业生,我们应该致力于成为各行各业的领袖,完成我们对于往小处说对民族、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往大处说是对人类、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最后,祝愿大家谱写独一无二的美丽人生,与所有人共勉。谢谢!



优秀的中国人,
有趣的科学家,
走到哪里都会闪闪发光。

来源:中国教育报


往期推荐

【世界读书日】阅读有光,你点开看看!

【科普百科】应知道的“汛期”常识

【健康科普】别等到近视了才后悔!这些用眼习惯该改了


【亲子教育】颜宁成为美国两院院士!一起来看这位“开挂”学者背后的故事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五华区外国语实验小学):【亲子教育】颜宁成为美国两院院士!一起来看这位“开挂”学者背后的故事